【丰收新希望】长麦16号:高产抗病的春小麦新品种
在吉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长麦16号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的新希望。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长麦16号,以其审定编号吉审麦20190001,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长麦16号是一种春性小麦,从出苗到成熟仅需82天,展现出了其快速生长的特性。幼苗直立而健壮,叶片呈深绿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分蘖能力。株高87厘米,株型紧凑,不仅抗倒伏,而且熟相良好,成穗率高,茎秆落黄表现优异。穗型为长方形,穗长11.5厘米,主穗小穗数16.5个,主穗粒重达到2.07克,红壳、有芒、红色角质粒,籽粒椭圆型且饱满,主穗粒数44粒,千粒重45.3克,容重高达786克/升。
在抗病性方面,长麦16号同样表现出色。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高抗杆锈病,抗叶锈病,中抗赤霉病、白粉病,抗散黑穗病,中抗根腐病,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
在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测试中,长麦16号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达到16.86%,降落值316S,湿面筋32.9%,沉淀值35.2ml,吸水量52.6ml/100g,面团形成时间4.8分钟,稳定时间6.2分钟,弱化度71F.U,粉质质量指数84mm,评价值59,最大拉伸阻力507E.U,延伸性188mm,这些数据表明长麦16号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上乘。
产量表现方面,2017至2018年的省区域试验中,长麦16号的平均公顷产量为4642.77千克,比对照品种丰强7号增产5.11%。2018年的省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为4539.08千克,比对照增产8.17%,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长麦16号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3月末至4月初播种,公顷保苗500万株,施二铵150公斤(或等成分复合肥)和尿素50公斤作为种肥,并根据苗期长相情况进行追肥。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散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经过审定,长麦16号符合吉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吉林省中、西部洼地、二洼地及沿江河低洼易涝地种植。长麦16号,不仅是高产的保证,更是农民朋友在面对多变气候和病害挑战时的坚强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