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成县核桃:促农增收绿色“金招牌”
在甘肃省的东南部,地处西秦岭余脉徽成盆地的陇南市成县是我国核桃最佳适生区之一,这里气候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5.9%。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生态良好,土地肥沃,是我国核桃重点生产县。
目前,成县核桃种植面积达51万亩、1100万株。2024年,成县核桃坚果产量达4.66万吨,产值达5.59亿元;拥有多家产销一体化核桃加工企业,数十个核桃专业合作社,上百家核桃购销点,成县先后荣获 “中国核桃之乡”“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张国家级名片,2023年成功创建成县核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县核桃产业逐步向全产业链、园区化发展。
如今,成县核桃已经成为全县产业面积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富民产业。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成县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将核桃确定为全县主导产业来抓。近年来,结合甘肃省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成县成功创建成县核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先后收集国内核桃种质资源520多份,成功选育核桃优良品种7个,并取得了国家品种保护权。建成了核桃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核心区20万亩,建成核桃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区31万亩。
按照“品种化栽培、规模化发展、园艺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四化目标,成县建成了万亩核桃林带11条,核桃专业村200多个,标准化示范园17个;累计完成核桃品种改良850多万株,使全县核桃良种率达85%。持续开展了整形修剪、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工作,推动了全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苗以种为先,种以质为要,通过积极实施核桃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推广,自主选育出具有独立研发知识产权的“陇南15号”和“755”两个核桃良种,并确定了清香、香玲、中林等5个主栽品种,建成核桃良种丰产示范园2万多亩、采穗园2700亩、繁育圃5000多亩,累计完成核桃嫁接品种改良950多万株,全县核桃品种化率达到85%以上。2019年成县核桃良种选育获国家级科技创新奖。2023年,成县选育的5个核桃新品种通过了国家林草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核桃产量高不高,综合管理要跟上。”核桃产业的发展壮大,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尤为重要。成县始终坚持把核桃树综合管理贯穿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倍增行动和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每年春秋季两季召开经济林综合管理启动会,组织林草技术人员在乡镇巡回开展技术培训,强力推广普及整形修剪、嫁接换优、防治病虫等十项核桃树综合管理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林木长效保护剂、树葆、核桃专用肥,核桃产量持续提升。
产品深加工是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途径,创办龙头企业是成县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成功经验之一。目前,成县建成了以红川镇、城关镇、小川镇、陈院镇为重点的核桃产品加工基地4处;培养壮大以甘肃九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陇小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主的核桃加工企业7家,先后建成了核桃油、休闲食品、核桃粉、核桃油胶囊和核桃酱生产线10条。年加工核桃1万吨,生产枣夹核桃、琥珀核桃、核桃油、核桃酱、核桃粉、多味核桃坚果、核桃油胶囊等核桃系列产品20多种。同时加工利用核桃青皮、核桃壳等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工链条更加延长。
利用“成县核桃”荣获的国家级名片优势,成县积极扩大对外宣传推介。2022年,“成县核桃”成功入选“甘味”公用品牌目录。2023年,成县核桃成功注册欧盟商标,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相互认可,“成县核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扩大提高。甘肃九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成功完成有机产品认证。“甘味九源”“陇小南”“成州之春”获得“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培育电商企业合作社40多家,以甘肃陇小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主的电商企业,将成县核桃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达到5000多万元。以甘肃千里丝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主的外贸企业将成县核桃成功出口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南非、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年出口额达到3000多万元,有力拓宽了成县核桃销售渠道。
核桃作为全县主要的特色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成县核桃种植农户达到2.2万户以上。2024年,该县农户人均核桃收入2795元,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同时培育壮大的核桃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吸收务工、入股分红、产品代销、签订收购协议、订单销售、农业保险代缴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带动农户人均增收460元。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成县走出了一条“成县核桃”品牌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承载着“生态产业、绿色富民”的希望,“成县核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全国,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