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东:铁臂入春泥,机械开新局
横断山脉腹地的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层层烟田上,一台台自走式移栽机正沿着垄沟匀速前进。机械臂精准地将烟苗植入土中,覆土、压实一气呵成,身后留下笔直的烟苗队列。
“这台机器一天能栽25亩,顶30个劳力!”文井镇烟农李万军站在田埂上,看着自家30亩烟田两天内完成移栽,脸上难掩欣喜。2025年,景东县3800亩机械化移栽核心示范区已经接近尾声,曾经需要半个月的春耕“大会战”,如今只需10天便能收官。
以前,这样的场景还难以想象。“移栽是个‘苦差事’,每亩地要请一个工人干一整天,工钱涨到每人120元还招不到人。家里种了20亩烤烟,仅移栽环节的人工费就要一大笔钱。”景东县曼等乡烟农张贤安算了一笔账。
在景东,这样的困扰并非个例。全县超70%的烟地块零散、交通不便,传统人工移栽面临用工成本高、效率低下、标准化难三大痛点。“过去靠人力,移栽期拖得越长,后期病虫害风险越大。遇到阴雨天气,补苗成本更是翻倍。”景东县烟草专卖局生产股王德康坦言。
面对传统种植模式重重掣肘,近年来,景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问题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重点突破覆膜、移栽等环节,联合烤烟种植服务合作社推出“机械化服务”模式,在全县推广烤烟机械化移栽示范区,以“政策-组织-技术”三链协同破局,打通机械化移栽“最后一公里”。
注重政策杠杆撬动投入。通过公司技术培训+合作社定向采购移栽机,推广机械化移栽专业化服务,破解农户“买不起”难题;通过专项产前投入,机械化移栽每亩补助60元,破解农户移栽“成本高”难题。
注重合作社组织重构生产关系。依托4家合作社成立“机械共享服务队”,实行“三统”模式。一是统一调度,即按烟田分布划分4个作业网格,实时追踪机具状态,确保高效移栽;二是统一标准,即制定株行距移栽规范,确保株距误差小、直立度好;三是统一培训,即组织全县60余名机手参加实操培训,确保株距、深度合格率达95%以上,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
在机械化移栽基础上,景东县推出“专业化供苗+机械化移栽”套餐服务。清晨6点,合作社配送车已将烟苗运至田头,工人们正将烟苗精准装入移栽机。“苗子从育苗工场直接到地头,全程不伤根,烟农一部手机就能栽好烟。”技术员蔡正元展示着带有烟农群里的预约记录和“香叶智农”上的移栽订单说。这种“保姆式”服务不仅能让烟苗成活率达95%以上,更有全程的技术跟踪服务,烟农更放心了。
景东县烟草专卖局负责人表示:“机械化移栽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通过政策引导、合作社协同、技术适配的系统改革,让烟农从‘会种烟’转向‘慧种烟’。”2025年全县区域机械化移栽覆盖率迅速提升,移栽周期压缩30%,带动亩均移栽成本下降约28%,为后续推广“采收-烘烤”全程机械化奠定基础,形成“以机换人、以技增效”的烟区特色升级路径。
下一步,景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以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实施为引领,围绕“机艺田服”四个维度发力,持续探索建立激发社会化服务,不断推进“降本、提质、增效”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