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田间农高会”传承弘扬农耕文化
金黄的麦田里,麦穗随风摇曳,收割机轰轰隆隆,“一步十行”;留学生代表与网络媒体代表同场竞技,每人负责一垄小麦,手持镰刀弯腰前进;“小记者”们紧随其后,捡拾麦穗,在竞赛中颗粒归仓……
农高会走进良科种业暨第九届小麦文化节在杨凌农高会田间推广展示区——良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举办,这是“农高会走出去”系列活动之一,发出第31届农高会邀请的同时,直观展示杨凌农业科技成果,让农业科技“看得到、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上合组织国家留学生代表、网络创作者代表、杨凌“小禾记者团”、涉农企业负责人等100余人齐聚麦田,深度体验农耕文化。
在割麦体验区,拢麦、挥镰,一垄垄小麦齐根倒下。随着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选手们割麦越来越熟练,加快速度你追我赶,现场不时响起加油声与呐喊声。“小记者”们蹲在麦田里,或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割麦技巧,或是抱着麦捆帮忙搬运,又或是提着袋子捡拾麦穗……认真体验农耕文化后,大家在麦田里抱着麦捆拍照留念,记录这次难忘的经历。
良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也是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基地,网络大V看上合采访团走进小麦文化节,同留学生一起交流,“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割麦比赛。割麦后手臂都酸了,非常累,但很高兴能有这次独特体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林飞心说,“我在植物病理学专业学习,研究小麦条锈病相关内容,希望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我的国家。”
割完麦子,开始碾场。几个小朋友兴奋地把架子车拉到田间装满麦捆,随后拉到晒麦子的广场上。大家抱着麦捆四散开来,拆开麦捆,把小麦铺成一圈。紧接着,红色拖拉机上场,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转圈碾小麦。
广场旁搭起了一个临时炉灶,那边正在碾麦子,这边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剁蒜末、切野菜、烧水、煮面,一气呵成。从地里金黄的麦穗到碗里香喷喷的杨凌蘸水面,小麦文化节让人们对粮食的宝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我来自阎良,家里有十几亩地,父亲每年都要请假回家种地。我曾问他,种粮的收入抵得上请假扣的工资吗?他回答,农民手里有粮心里才踏实。”网络媒体代表“西安女娃莎莎”说,“农村娃天生就有对粮食的情怀。这里金黄的麦浪让我真实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通过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我们学校已经在多个国家建设了科技示范园,让中国良种、先进的农机设备和农资等走出国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贡献。中国种子不只是生物种子,更是友谊的种子。”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张正茂在活动现场,分享了中国种子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生根发芽、全面推广的故事。
西安秦元供应链产业集团执行董事高攀多次参加农高会,他说:“农高会田间推广展全天候、全场景、全龄段展示杨凌农业科技成果,让高深科技落到了田间地头,加上再举办小麦文化节活动,让我们和专家教授面对面,更直观地看到了技术、品种、模式。。杨凌农高会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活动期间介绍说,第31届杨凌农高会将于10月25日至29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