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延津:“90后”创业青年让“荒滩”生金
河南延津,昔日林下黄沙地,如今呦呦鹿鸣欢。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万亩槐林深处,一场生态养殖的创业故事悄然上演。5月13日,走进塔铺街道郭庄村梅花鹿养殖基地,只见一头头小鹿在鹿舍内欢快跳跃着,有的则是卧下小憩,它们伸长脖子,竖直耳朵,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一举一动间尽显灵动机警。
这片充满朝气的养殖基地,由两名“90后”创业青年共同打造。2023年,退伍军人崔理想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崔俊杰看中了槐林的独特潜力,气候适宜、草料资源丰富,正是发展梅花鹿养殖的绝佳之地。二人便一拍即合,历经了两年考察,于2025年初开始园区基建并从吉林、湖北等地引进首批优质种鹿,开始了他们的养殖之路。
据崔理想介绍,梅花鹿养殖具有显著优势,经济回报率远超牛羊等传统牲畜。在养殖方面,梅花鹿食性宽泛且耐粗饲,以玉米秸秆、花生瓤、榨油后的花生饼为主要饲料,再添加矿物质粉补充营养。同时,它们自身免疫力顽强,日常管理轻松便捷;在经济价值上,梅花鹿浑身是宝,鹿肉、鹿心、鹿血……尤其是产出的鹿茸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每斤市场价可达3000元,能为养殖户带来可观收益。这种高价值产出的特性,使得梅花鹿养殖成为极具潜力的生态养殖项目。
不仅如此,基地还采用林下散养模式,巧妙地构建起一套生态循环养殖体系——鹿粪还田,不仅能解决养殖污染问题,还能为林地提供天然肥料,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刚开始啥也不懂,现在仅从鹿粪颜色就能判断出小鹿的健康状况了。”回忆起创业初期,崔俊杰感慨万千。从养殖“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背后是数不清的日夜。只要一有空,二人就一头扎进鹿舍,仔细观察鹿群的饮食起居、生长变化,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经验丰富的养殖户请教。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他们逐渐摸清了梅花鹿的生活习性,掌握了繁殖规律。
如今,基地内的梅花鹿个个膘肥体壮,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梅花鹿存栏量已达300余头,还同步养殖鸵鸟、土元等其他物种。就这样,曾经的林下荒地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热土,焕发出勃勃生机。
依托着梅花鹿养殖,基地内吸纳郭庄村及周边村民就业,为他们提供饲养、清洁等岗位,目前已带动1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
谈及未来规划,崔理想和崔俊杰眼中满是憧憬,“下一步,我们打算拓展产业链,对鹿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鹿茸、鹿血酒等特色产品,还要打造梅花鹿主题观光项目,让更多人走进这片槐林,了解梅花鹿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