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鹰:我早已爱上了山乡
我“归隐山林”已经五年了,除了严冬时节,每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老伴在山区度过,所以知道了不少山里人的生活故事。考虑到本文涉及一些农民朋友的隐私,所用人名、地名都是化名,然而故事却是“非虚构写作”。
我之“归隐”多半出于文人情怀,自古以来文人都以归隐山林为美谈嘛!另有原因是我的健康状况承受不了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我患有风湿性心脏病,2009年做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来又发现有一片肺叶“罢工”了,医学术语叫作“肺不张”,心肺都大大地坏了!每逢雾霾天就胸闷气喘,靠室内空气清洁机、氧气机活着。
请教胸科医院名医,名医说除非你住到山区树林里去,那里负氧离子高,对你的心肺都有好处。
于是,我就成了多半个山里人。
我旅居的这片山区属于燕山余脉,位于京津冀交界点,不通火车,离高速公路也很远,只有乡间公路。群山绵亘,森林茂密,山路弯弯,果园片片,春来繁花似锦,秋末红叶遍染,真是一方养老养生的好去处!
我租住的第一处房子不远处竟然有一条商业街,附近几个村都是原先水库地区搬来的移民,县里为安置库民规划建设了商业街。可惜离老镇中心街区三四公里远,店铺略显萧条。况且每隔四五天老镇那边都有大集,新区的人都骑着电动车去赶集,这边的商业街愈加不景气了。我们这些走不远的老人,便成了商业街的忠实顾客。
写作坐久了不免劳累,我便去“逛街”,从这头儿走到那头儿也不过二十几家店铺,日子久了,人熟了,我便发现一些十分有趣的现象。
航鹰。
有一天我不小心把眼镜腿儿弄坏了,只好拿到街上的眼镜店去修。年纪大了视力下降,我的“大散光”眼镜和老花镜戴着都不合适了,只是认为这荒山野岭的恐怕难以配出好眼镜来,也就没进店看过。
店主说话本地口音,瘦瘦高高,挺斯文的,跟店名挺相配。他很快修好了眼镜,表示不收费。我道谢后浏览了玻璃柜里的眼镜,有太阳镜、风镜、游泳镜、老花镜……各种款式的镜架,可以配近视、散光等镜片。我问:“业务好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