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城两边是故乡
“保护长城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记忆,还是留住儿时乡愁,建设和美家园。”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镇老牛湾村原党支部书记吕成贵是山西省评选的“十佳最美长城卫士”,坐落在长城脚下的老牛湾村还是黄河入晋的第一湾,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奇迹是刻在历代村民基因里最大的乡愁。
“个个都是老板,人人有事干、户户有钱赚。”吕成贵说。长城文化遗存成为老牛湾村乡村振兴的“财神”。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长城资源,据调查,山西历代长城总长度达1401.23千米,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晋中、长治、阳泉、吕梁、晋城8市39个县(市、区),包括战国、汉、北魏、北齐、五代、明6个历史时期修筑或使用的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其中,明长城墙体470段,总长度896.53千米,单体建筑3081处,关堡344座,相关遗存73处。
近年来,山西省按照“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积极推进长城重要点段的保护修缮工作。特别是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该省在长城沿线开展了“长城堡门守护行动”。这一行动不仅对濒临坍塌的长城堡门进行了保护修缮,保障了当地百姓的出入安全,还通过引导当地百姓参与,营造了保护文物、留存乡愁记忆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山西省共整合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700余万元,对新荣区助马堡东堡门、平鲁区将军会堡堡门、繁峙县茨沟营堡东门等15座长城堡门进行了保护维修。
平鲁区将军会堡创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是明长城附属单体建筑之一。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包砖,属明太原府辖,清顺治末年废军堡改民堡。堡址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堡门额砖雕工艺考究,雕刻精细、内容丰富,是平鲁区境内长城脚下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军事设施之一。
2018年10月,山西启动将军会堡的修缮任务,施工期间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2019年9月完成合对瓮城城门、西堡门、瓮城西城墙的抢险加固。2020年11月,经山西省文物局现场检验,该项目验收通过,质量合格。
“将军会堡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文化的根脉。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我们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就是对历史负责,对文化传承。”承担该项目建设的负责人李建国表示。
月亮门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新广武3段长城10号敌台上方,是一个形似拱门的景观,又名“穿心楼”,为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巡抚山西提督雁门等关都御史李景元所修。400年的沧桑之后,月亮门独特的景观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成为长城爱好者、摄影家必打卡景点。
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市县两级文物部门分别在2017年、2018年进行了抢险加固和夯土固化。
2019年,鉴于月亮门所在岩体裂隙较多,潜在隐患较多,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省市县文物部门启动了“月亮门”保护展示工程,对月亮门进行了保护修复。
2020年8月,修复后的月亮门对外开放,成为广武长城的一个美丽遗存,带动当地旅游发展。不仅成为山阴县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宣传中国形象、彰显文化自信的窗口。
“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长城就是我们的家。长城出现坍塌就是心里的家破落了。”忻州市偏关县退休教师、长城爱好者秦在珍说。
“修复长城堡门就是弥补人民情感,就是重塑山阴旅游形象,就是呈现中国文化自信。”山阴县文物局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修复后的月亮门每年有近4万人次游客。
今年7月,随着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旅季在代县拉开帷幕,山西省以“长城+”打开了长城文化传承和利用的新方式。“乡村振兴,问计长城”,别样的主题讨论更是不仅激发起人们对历史的深情回望,还激发起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