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卖为什么亏钱?覆盖全国100多个市场、服务几十万货主,一亩田代卖经验总结来了!
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线下批发市场流通占比超过70%。每个城市都是以一二级批发市场为主要的农产品中转渠道。批发市场中,代卖正成为产地货主越发重视的卖货方式,以广州江南市场为例,60%以上的蔬菜交易都通过代卖完成。
越发重要的代卖业态,在近年来却屡遭质疑,货主抱怨亏钱:“代卖不负责任,虚报行情”;代卖吐槽货不好:“菜烂了还怪我们没卖高价”,代卖和货主屡屡出现“信任危机”。

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亩田豆牛作为全国领先的市场代卖销售服务平台,在全国100多个市场累计服务了数十万货主,大概总结以下几点:
01
行情波动风险被低估。
农产品价格受天气、物流、供需等变量影响显著,部分用户因对“当日行情≠最终售价”的规则认知不足,导致预期收益缩水。比如,有农户反映苹果从承诺的3.5-4元/斤跌至1.8元/斤,直接亏损超万元,根本上还是不接受市场行情的波动,认为你承诺了多少钱,就得多少钱卖,事实上,行情的波动是永远无法避免的。
02
做货标准与市场需求没对齐。
很多货主将代卖视为“尾货处理渠道”,产地卖不掉了就发市场。比如有红薯货主,将满满一挂有刀伤的红薯发往市场,结果自然是上万元的亏损。时代在变化,批发市场包罗万象,没有卖不掉的货,但是我们永远要相信“优质优价”,“差货差价”的朴素道理。
03
看到高价临时发货,搏行情。
“搏行情”式发货是代卖过程中常见误区,一些农户常因市场短期高价信号就盲目发货。如2023山东临沂白菜滞销,价格暴跌至每斤5分,菜农梁先生听闻河北高碑店市场价格比较好,决定临时发车,但货到后无人问津,最终运费都未能收回,一次亏钱,后续马上就不再发车了。

那么,什么样的代卖能赚钱?
首先,正确认识代卖,任何生意有”赚“就会有“赔”,不光能接受行情好时候的赚钱,也要理解行情差时候的亏钱。同时,建立足够广的渠道,根据行情快速调配货源,放大收益,减少损失。
目前,一亩田代卖在全国有100多个市场网络,可以实时掌握全国不同品类的行情数据,帮助货主分散风险,扩大收益。
比如来自海南的豆牛芒果货主廖老板,累计发货135车,发货市场会根据行情大数据,在徐州雨润、临沂嘉兴、四川雨润、河北高碑店、长沙海吉星等不同市场之间切换,其核心逻辑就在于分散风险、稳定供应,而非赌单次行情。
其次,要充分了解做货标准和品质对产品销售的影响,通过标准化实现溢价,用品质打造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讲,货品分级与包装标准化是提高售价的核心。专业代卖通过验货前置、标准透明化,帮助货主提高售价。
一亩田代卖针对不同市场的货品需求,建立了覆盖5000多个品类的标准化数据库,不同货品在不同市场的包装、码货等要求如何,都会发货前给货主做好沟通。
23年,云南楚雄1000亩辣椒滞销,一亩田代卖团队赶赴产地,按照就近成都市场标准,对品质进行了筛选,精品货要保证辣椒个体通顺、无明显弯曲,个头在20厘米左右,表皮无破损、无斑点,最终提升了货品等级,也实现了理想的售价,这些鲜活的赚钱案例都是一亩田代卖所成就。
最后,要选择大型“代卖”合作。代卖要有稳定的销售能力,有遍布全国的渠道网络,能够实现“产地到市场”的直销。
一亩田代卖服务几十万货主,遍布全国60多个城市的100多个市场,是全国货主发货的最优选择。例如,广西陆老板的火龙果能够很快对接四川、江苏、河南等多地市场,10天售出12车,均价2.5元/斤;广东袁老板的小米椒通过代卖跨区销售,单车最高收入5.8万元。这种“全国一盘棋”的渠道布局,让货主摆脱地域限制,精准匹配需求。
说到底,找“代卖”就是要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成立14年的一亩田,初衷就是以数字化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为了更好的助农卖货,集团于2019年依托全国一二级批发市场渠道,建立起了产地直通批发市场的豆牛代卖服务网络,如今已经覆盖全国65个城市的近110个一二级市场,可销售200多种农产品。
总结来说,一亩田豆牛代卖锁定三大核心价值:渠道广,卖货快;服务好,回款快;数据多,比加快。
成立6年时间,豆牛代卖持续强化行业的信任重塑,以更加透明、高效、专业的卖货服务,与产地货主建立更加彼此信赖的合作关系。豆牛代也期待能以渠道网络、数据智能与标准体系等一系列数字工具、专业服务,帮助全国更多货主卖货更快、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