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用白扁豆的基本定义与来源
药用白扁豆,学名 Dolichos lablab 白色变种,是豆科植物扁豆的一个栽培品种。在《中国药典》中明确记载,其干燥成熟的种子或全株均可入药,尤以种子为主。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如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白扁豆作为药食同源的农产品,在中医药材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常用于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等功效。其作为药用时,通常经过炮制处理,称为“炒白扁豆”或“白扁豆炭”。
二、药用白扁豆的外观特征
药用白扁豆的种子通常为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呈乳白色或淡黄白色,质地坚硬,有光泽。大小约为长8~12mm,宽6~9mm,厚3~5mm。断口处可见明显的种脐,略凹陷。
未加工的生白扁豆表面光滑,有时带有轻微的皱纹;而经炒制后的白扁豆颜色变为微黄色或焦黄色,气味更香,药性更为温和,适合长期服用。
三、药用白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根据《中华本草》及现代药理研究,白扁豆具有以下药用价值:
- 健脾化湿: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 和中消暑:夏季外感暑湿、内伤饮食所致的腹泻、呕吐可配伍使用。
- 解毒抗癌:研究表明白扁豆中含有一定的植物凝集素和多糖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活性。
- 降血糖作用:部分实验显示白扁豆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动物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
临床常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其中白扁豆为重要组成之一,用于治疗慢性腹泻、脾胃虚弱等症。
四、药用白扁豆的选购与炮制方法
1. 如何挑选优质药用白扁豆?
- 色泽均匀:优质药用白扁豆应为乳白色或淡黄白色,无黑斑、霉变。
- 颗粒饱满:外形完整、无虫蛀、无碎裂者为佳。
- 气味正常:应具豆香,无霉味或其他异味。
2. 常见炮制方式
- 炒白扁豆:将净选后的白扁豆置于锅中,文火炒至微黄色,增强健脾止泻之效。
- 白扁豆炭:武火加热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适用于出血、久泻不止等情况。
五、药用白扁豆的食用与注意事项
虽然白扁豆兼具药食两用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 不宜生食:生白扁豆含有一定毒性成分(如皂苷、植物血球凝集素),需加热煮熟后方可食用。
- 脾胃虚寒者慎用:因其性偏凉,体质虚寒者应适量或配合温热药物使用。
- 孕妇慎用:目前尚缺乏明确安全性数据,建议孕期避免大量使用。
日常可将其与大米共煮成粥,或与其他健脾食材如山药、茯苓搭配煲汤,既美味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