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的起源与药用价值
白术,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详细记载。它来源于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的干燥根茎,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脾胃虚弱、水肿、自汗等症状。
白术片的加工与使用方式
白术片是白术常见的加工形式之一,通常将新鲜白术根茎切片后晒干或低温烘干制成。白术片保留了白术的药用成分,便于储存和煎煮,是家庭和医疗机构常用的中药饮片之一。白术片可用于煎汤、泡茶、炖汤等多种方式,尤其适合与茯苓、党参、甘草等药材配伍使用,增强其健脾养胃的效果。
白术片的现代研究与应用前景
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白术片中的活性成分如白术内酯、挥发油、多糖等被逐渐揭示。研究表明,白术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炎、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等作用。近年来,白术片也被广泛用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术后体虚等现代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如何选购与保存白术片
选购白术片时,应选择片形完整、色白或微黄、气味浓郁的产品。优质的白术片质地坚实,断面细腻。保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霉变。若长期保存,建议密封冷藏,以保持其药效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