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园新宠——“三花1951”茶树品种的崛起

2025-06-25 06:41:39 发布

在四川的茶园中,一种名为“三花1951”的茶树品种正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产量优势,逐渐成为茶农们的新宠。这一品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三花茶业有限公司、蒲江县农业农村局以及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培育,汇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和努力。

“三花1951”属于茶树中的灌木型,中叶类,早芽种,以其树姿半开张、生长势强、分枝部位低而密的特点脱颖而出。叶片呈中等椭圆形,长10.60厘米,宽4.25厘米,叶色鲜绿,先端尖锐。这种茶树的开采期一般在3月上旬,而1芽2叶盛期则在3月中旬,发芽密度高,茸毛多,盛花期为每年10月中旬。

“三花1951”的芽头肥大重实,满披白毫,发芽较早,持嫩性强,产量高,是制作绿茶、红茶、黑茶、白茶和花茶的优质原料。其茶多酚含量高达20.60%,氨基酸含量2.80%,咖啡碱含量4.28%,水浸出物含量45.37%。外形色泽嫩绿油润,条索壮实、紧结、隐毫、有峰苗;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带花香;滋味醇和回甜,叶底黄绿明亮。

在抗病性方面,“三花1951”表现出色,能抗茶炭疽病和茶小叶绿蝉。然而,其抗旱性和耐热性稍差,因此在栽培管理上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产量上,“三花1951”第1生长周期亩产166.0千克,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31.32%;第2生长周期亩产194.7千克,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38.80%,显示出其卓越的生产潜力。

栽培“三花1951”时,春秋两季均可栽种,选择苗高25厘米以上,主干直径0.3厘米以上的健壮茶苗。移栽前剪至20厘米,按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3厘米双行单株或双行双株错窝定植。定植初期作遮阴处理,并按离地20、35、50厘米完成3次定型修剪后即可投产。同时,加强水肥管理、树势调控及绿色防控管理,及时按标准及加工要求进行鲜叶采摘。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为四川地区春、秋季节。“三花1951”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正成为四川茶业的新亮点,为当地茶农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