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地区新宠——Ⅱ优54,高产籼稻的创新选择

2024-08-14 04:56:07 发布

在金华地区,稻农们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品种——Ⅱ优54。这个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单季杂交晚籼稻,以其显著的增产效果和优良的农艺性状,迅速成为当地稻农的新宠。

Ⅱ优54的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09019,它不仅在产量上表现出色,在2006年和2007年的金华市区试中,连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560.6公斤,比对照品种汕优63增产8.9%,而且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也以544.8公斤的平均亩产,实现了5.7%的增产。

这个品种的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挺直,叶色深绿,谷粒粗长,稃尖紫色,分蘖力强,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全生育期平均129.4天,略长于对照品种,但亩有效穗高达15.4万,成穗率达到66.5%,株高126.4厘米,穗长24.8厘米,每穗总粒数169.6粒,实粒数134.7粒,结实率高达79.4%,千粒重28.0克,这些数据都充分证明了Ⅱ优54的高产潜力。

在抗性方面,Ⅱ优54平均叶瘟0级,穗瘟2.8级,穗瘟损失率仅为4.2%,显示出较强的抗稻瘟病能力。然而,它对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的抗性稍弱,分别达到了7.6级和8.0级,这需要稻农在栽培时特别注意。

米质检测方面,Ⅱ优54的平均整精米率达到55.0%,长宽比2.6,垩白粒率57.0%,垩白度12.4%,透明度2级,胶稠度79mm,直链淀粉含量20.9%,两年的米质指标均达到了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的标准。

在栽培上,Ⅱ优54需要中后期控制氮肥施用,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避免因氮肥过量而导致的倒伏等问题。

综合来看,Ⅱ优54以其适中的生育期、良好的丰产性、较强的抗稻瘟病能力,以及达到品质标准的米质,被审定为适宜在金华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的籼型三系杂交稻。对于追求高产、优质稻米的金华稻农来说,Ⅱ优54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