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杂19:中国油菜新品种,高产量与抗病性兼备
2024-08-02 03:22:58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了一种新型油菜品种——中油杂19。这一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为我国油菜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中油杂19,一个经过国家审定的油菜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13013),源自中双11号与zy293的精心杂交。它是一种甘蓝型半冬性化学诱导雄性不育的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约为230天。这种油菜的幼苗半直立,叶片呈绿色,花瓣为黄色,而其籽粒则为黑褐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在产量方面,中油杂19的表现尤为突出。在2011至2012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亩产油量达到了95.63千克,比对照品种秦优10号增产15.5%。接下来的一年,这一数字更是提升到了99.51千克,增产幅度为9.9%。两年平均下来,每亩油量高达97.57千克,比对照增产12.7%。此外,在2012至2013年的生产试验中,中油杂19的平均亩产油量为96.24千克,同样实现了9.8%的增产。
除了产量高之外,中油杂19的抗病性同样令人瞩目。其菌核病发病率为28.5%,远低于一般水平,而病毒病的发病率仅为5.09%。这得益于其低抗菌核病的特性和强大的抗倒性。
在栽培技术方面,中油杂19的种植要点包括: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应在9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移栽;直播则在10月上中旬进行。中等肥力田块的种植密度,移栽为10000株/亩,直播为25000株/亩。施肥方面,重施底肥,包括50千克复合肥和1~1.5千克硼砂,苗期还需施用10~15千克尿素。同时,要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
经过严格的审定,中油杂19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区种植,有望成为这些地区油菜种植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