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新希望】富两优506: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的高产新品种
在浙江省的稻田里,一种名为富两优506的新品种水稻正悄然成为农民的新宠。这款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红米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富两优506,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21038,是曹立勇、占小登、程式华、陈代波、于萍等专家的智慧结晶。它的父母本分别是富5S和中恢06,这两个优秀的基因组合赋予了富两优506卓越的生长特性。植株高挑,株型松散,分蘖力强,剑叶长而披,无芒,颖尖紫色,这些特征使得富两优506在田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的穗型较大,长粒形,两年自主试验的平均全生育期为130.3天,亩有效穗数达到15.8万,株高120.5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211.7粒,结实率高达82.4%,千粒重23.9克。
在抗性和品质方面,富两优506表现出中抗稻瘟病的特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为3.8,但对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的抗性较弱,分别为高感。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富两优506的平均整精米率为70.3%,长宽比3.2,垩白粒率15.0%,垩白度1.9%,透明度2级,直链淀粉含量15.2%,胶稠度74mm,碱消值5.6,米质综合指标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三等。
产量方面,富两优506在2018年浙江省自主试验中平均亩产591.7公斤,2019年平均亩产600.8公斤,两年平均亩产596.2公斤,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06.9公斤,显示出其稳定的高产潜力。
然而,栽培富两优506时,农民需要注意控制氮肥的使用,并及时防治白叶枯病,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富两优506以其生长繁茂、整齐一致、后期熟色好的特点,以及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的特性,成为了浙江省特殊类型单季稻种植的理想选择。这不仅是一个红米品种的突破,更是对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