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豆1号:甘肃农业的金色希望
在甘肃广袤的土地上,一种名为“银豆1号”的大豆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由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银豆1号是汾豆8号和东农9071的杂交后代,原代号9201,以其独特的生长周期和抗病能力,成为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河西、陇东等地的种植新宠。
银豆1号的生育期为135至138天,植株高度适中,介于75至85.9厘米之间,有效分枝数在4.5至6.6个,株形紧凑,叶片呈绿色卵圆形,茸毛为灰色,花朵洁白,单株粒数在72.5至89.5粒之间。其圆形、黄色的籽粒,不仅外观光泽,而且种脐呈褐色,百粒重达到27.36克,单株粒重在18.5至33.3克之间。更令人瞩目的是,银豆1号的籽粒含有高达44.2%的蛋白质,18.9%的脂肪,赖氨酸含量为2.98%,淀粉含量为21.5%,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食品加工和饲料产业的理想选择。
在2007至2008年的甘肃省大豆区试中,银豆1号的10点次平均亩产达到159公斤,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22%。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161.7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6.31%,这一显著的增产效果,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银豆1号的栽培要点也相当明确:播种时间应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亩播量为1.2至1.8万有效粒。此外,银豆1号还适合与小麦、豌豆、马铃薯等作物进行套种,套种作物种植4至6行,带幅50至70厘米,而大豆则种植2行,带幅40至50厘米,这样的种植模式既有利于作物间的互补生长,也便于田间管理。
银豆1号不仅在产量上给人惊喜,在抗病性上同样表现出色,田间调查显示其对大豆黑斑病有良好的抗性。这种抗病能力,对于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减少农药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银豆1号以其高产、抗病、营养丰富的特点,成为甘肃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