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石窑的瑰宝——窑归1号当归
在恩施石窑的肥沃土地上,一种珍贵的药材正在茁壮成长,它就是“窑归1号”当归。由恩施济源药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共同培育的这一品种,于2013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编号为鄂审药2013001,标志着其品质和产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窑归1号”当归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稳定的产量脱颖而出。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的测定显示,其挥发油含量为0.5%,阿魏酸含量为0.067%,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规定的当归质量标准。在2008至2012年间的试验和试种中,亩产干当归达到了190公斤左右,这一产量在同类型药材中表现优异。
“窑归1号”当归的植株特征十分明显,半开张的植株生长势强,株高可达130厘米,开展幅约57厘米,茎秆呈现出紫红色。成药期的叶柄为绿色,基生叶为2至3回奇数羽状复叶。其根系黄白色,根形多呈独根形,分枝较少,主根长度约30厘米,芦头径粗约3厘米,一级品率较高,商品性良好。尽管对根腐病的抗(耐)性一般,但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栽培“窑归1号”当归时,需要遵循几个关键点:首先,避免连作,轮作周期至少3年以上;其次,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阳坡地进行种植,3月中旬播种,亩用种量约0.6公斤,亩保苗约15000株;再者,底肥以有机肥为主,6月下旬和8月上旬及时追施适量磷酸二氢钾等复合肥,避免偏施氮肥;最后,全生育期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抗旱排涝,并综合防治病虫害,抽薹期注意摘心打顶,适时采收。
“窑归1号”当归适宜在恩施州海拔1500至1800米的冷凉地区种植,这一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窑归1号”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这种当归不仅是药材市场上的新星,更是恩施石窑地区农业发展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