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宿1019:宿州农业科学院的高产大豆新品种
皖宿1019,一个由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大豆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为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产区的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210013,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育种人智慧的结晶。
皖宿1019以其有限结荚习性和白花、棕茸毛的显著特征脱颖而出。椭圆形的叶片和椭圆、黄色、褐脐的籽粒,不仅外观上引人注目,更在成熟时展现出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的优良特性。这些特性使得皖宿1019在2018年和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表现出色,平均株高62.9厘米,底荚高度16.9厘米,单株荚数高达27.0个,单株粒数67.2粒,百粒重达到21.3克,全生育期约100天。
在抗病性方面,皖宿1019同样表现不俗。2018年和2019年的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和SC7均表现出抗病和高抗的特性。此外,农村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的检测结果表明,皖宿1019的粗蛋白(干基)含量高达42.88%至43.21%,粗脂肪含量为20.43%至20.08%,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卓越的营养价值。
产量表现上,皖宿1019更是不负众望。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到163.7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38%;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9.4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17%;2020年生产试验亩产192.8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82%。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皖宿1019的高产潜力,也显示了其在不同年份和条件下的稳定性。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皖宿1019适宜在6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密度为1.5至1.8万株/亩。播种时推荐施用10千克三元复合肥作为底肥,并在花期追施3至5千克尿素。花期遇旱时需及时浇水,并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综上所述,皖宿1019以其高产、抗病、优质的综合表现,通过了安徽省的审定标准,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产区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当地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