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1号——甘肃农业的骄傲,高产抗病的玉米新品种

2024-08-06 03:04:48 发布

在甘肃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武威市农科所培育出了一种令人瞩目的玉米新品种——武科1号。2005年,经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评审,它以甘审玉2005004的编号正式亮相,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武科1号的诞生,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它以457-1母本和郑22优父本的优良基因,孕育出了这一杂交种。从幼叶的绿色到叶鞘的深紫色,武科1号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命力。它不仅拱土力强,而且株高达到259cm,穗位高114cm,茎粗2.6cm,全株拥有20片上冲叶片,彰显出其旺盛的生长态势。

雄穗的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粉量大,而雌穗的花丝则为粉红色,这些特征不仅美观,更预示着其强大的繁殖能力。果穗呈锥形,长19.4cm,粗5.3cm,秃顶0.5cm,穗行数14.8行,每行平均38.6粒,出籽率高达82.3%。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达到378.1g,富含粗蛋白质11.8%,赖氨酸0.34%,淀粉71.07%,粗脂肪4.34%,这些营养成分的丰富,为武科1号的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科1号的生育期为135天,属于中晚熟品种。在抗病性方面,它表现出了高抗红叶病、中抗丝黑穗病、抗大斑病的特性,但对矮花叶病的抗性较弱,需要特别注意防治。在2003-2004年的试验中,武科1号平均亩产746.13kg,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8.59%。到了2005年,省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909.3kg,比对照品种增产31.7%,这一成绩令人振奋。

在栽培上,武科1号的播种密度建议为每亩4000株左右,这不仅保证了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也有利于提高产量。适宜的种植区域包括张掖、武威、临夏、兰州和清水等地的中晚熟玉米区,这些地区的农民将因此受益。

武科1号,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它更是甘肃农业进步的象征,是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它以高产、抗病、营养均衡的特点,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为甘肃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