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皖茶4号”:安徽茶区的新希望
在安徽省的茶园中,一种名为“皖茶4号”的茶树品种正以其独特的特性和潜力,成为当地茶农的新宠。这个品种,登记编号为GPD茶树(2024)340059,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祁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祁门县箬坑乡红旗茶苗专业合作社共同培育的成果。育种团队包括王文杰、吴玉青、鲍新民等多位专家,他们将祁门槠叶种的优良特性系统选育,最终诞生了“皖茶4号”。
“皖茶4号”是一种灌木型、中叶类的早芽种茶树,以其直立的树姿和强大的生长势脱颖而出。它的分枝部位低,密度适中,叶片中等椭圆形,长7.80厘米,宽3.70厘米,叶色中绿,先端尖锐。这种茶树的开采期通常在3月中下旬,而1芽2叶的盛期则在3月下旬。它的发芽密度高,茸毛中等,盛花期为每年的10月中旬。
“皖茶4号”的化学成分也非常引人注目,茶多酚含量为15.0%,氨基酸含量6.5%,咖啡碱含量2.66%,水浸出物含量43.20%。这些成分赋予了它独特的风味和香气。制成的茶叶条细紧、卷曲多毫、较嫩绿;汤色浅嫩黄;香气清高、花香显;滋味清鲜甘醇。叶底细嫩多芽、较匀齐、嫩绿,总评分高达92.8。
在抗病性方面,“皖茶4号”表现出中抗茶炭疽病、茶小绿叶蝉的特性,并且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中等的耐旱性。在产量上,它也表现出色,第1生长周期亩产121.2千克,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11.40%;第2生长周期亩产234.9千克,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19.60%。
栽培“皖茶4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栽培时期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避免冰冻天气移栽。苗木要求高度20~30厘米、直径0.2厘米以上、根系发达、无病斑。土壤要求PH值在4.5~6.5、透水透气性能好。行距1.5米,株距33厘米;双株单行或双行条植。雨后种植为佳,晴天种植时必须浇足水分。栽种完成后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高度15厘米。栽种后的前3年,要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的防控,完成第二、第三次定型修剪,培养树冠。
“皖茶4号”适宜在安徽茶区秋冬季或春季种植。对于茶农来说,需要注意幼龄期采养结合,培养树冠,同时由于其发芽早,要特别注意防范早春霜冻的影响。
“皖茶4号”不仅是安徽茶区的新希望,也是中国茶叶产业中的一颗新星,它的出现为茶农带来了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预示着中国茶叶产业更加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