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晚籼10号:湖南水稻研究所的绿色希望
2024-08-02 03:37:26
在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湘晚籼10号以其原名农香16,成为了中国水稻品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3062,它不仅在湖南省得到了认可,还在江西、湖北以及浙江省南部的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获得了审定。
湘晚籼10号以其籼型常规水稻的特性,在长江流域的双季晚稻种植中展现出了优异的全生育期表现,平均为117.5天。它的高度适中,株叶形态优美,剑叶披垂,穗粒协调,粒重较高,每穗总粒数达到106.9粒,结实率高达78.7%。然而,它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稍显不足,需要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特别注意。
在米质方面,湘晚籼10号表现出色,整精米率达到56%,长宽比为3.1,垩白米率仅为10%,垩白度1.2%,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均达到了国标三级优质米的标准。
产量方面,虽然2001年和2002年的区域试验中,湘晚籼10号的平均亩产略低于对照品种汕优64,但在2002年的生产试验中,其产量与对照品种相差无几,显示出了其稳定的产量潜力。
为了充分发挥湘晚籼10号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肥水管理以及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的防治。在长沙地区,播种时间为6月中旬,秧田亩播种量约20公斤。插植规格为17×20厘米,每穴5~6苗。在中等肥力田中,亩施纯氮10~12.5公斤,并注意后期水浆管理,避免过早断水。
国家品审会的审定意见表明,湘晚籼10号不仅米质优良,而且适宜在特定区域种植,是农民朋友在追求高产优质的水稻种植道路上的可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