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茭白奇迹:反季节大棚生产技术揭秘
在春季的暖阳下,一种白色的蔬菜悄然在大棚中生长,它就是茭白。这种通常在夏季成熟的蔬菜,通过反季节大棚生产技术,得以在春天提前上市,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也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首先,我们选用的是江苏省无锡引进的小蜡苔双季茭白,这个品种以其早熟和适宜秋栽的特性脱颖而出,肉质细嫩,不易变青,是反季节种植的理想选择。
在冬至前后,我们用毛竹和白色农用薄膜搭建大棚,棚宽5.5米,高2.0米,长度根据田块而定。到了清明时节,气温回升,茭白得以在常温下孕茭一段时间,这是自然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10月下旬,当露地秋茭收获结束后,我们及时清理茭田老叶,浅水灌溉,让老茭墩露地冬眠。到了12月底1月初,当老茭墩发出新苗高20厘米时,我们拔取部分苗移到新棚内栽植或补空墩,确保每穴插7~10株苗,株距0.5米,每亩栽1300墩左右。
大棚管理是关键。我们分次施肥,基肥亩用栏肥750千克,追肥分5~6次施,春节前后各有侧重。在追肥用量上,我们掌握前期轻施,孕茭期重施,氮、磷、钾肥配合施。此外,我们实行浅灌,保持水层在3.3~6.7厘米,以利白天提高棚内温度。每天中午揭开棚两端农膜进行通风换气,保持棚内新鲜空气。在霜冻天气,我们夜晚及早晨做好灌浅水保温,以防小苗早孕。
我们还多次耘田改善土壤通气性,促生新根和防除杂草,但不使用除草剂。在孕茭期分次培土防斜倒,高度不超过茭白眼。同时,我们及时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
最后,为了确保茭白良好的商品性,我们分批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大棚茭白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中旬上市,比常规种植的茭白提早1个多月,且产量显著提高。据统计,大棚载培比常规栽培亩增收2466元,除去大棚成本600元(按3年平均计),净增收1866元。
这就是茭白反季节大棚生产技术的全过程,它不仅让我们在春天就能享受到茭白的美味,也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