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的骄傲——“临Y7287”小麦品种
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款名为“临Y7287”的小麦新品种脱颖而出,成为当地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款小麦的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09003,不仅代表了研究所的科研实力,更预示着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临Y7287”小麦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迅速赢得了农民朋友的青睐。它的熟期与烟农19号相当,幼苗半直立,苗色深绿,叶片较窄,株高约80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叶耳紫色,旗叶中长挺直,抽穗后茎、叶、穗蜡质明显。这种独特的生长习性,使得它在亩穗数和穗粒数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亩穗数可达40万左右,穗粒数在30~35粒之间,千粒重约40克。
在抗病能力方面,“临Y7287”小麦经过2008年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的人工接菌鉴定,表现出对条绣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中感特性,这为小麦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品质分析显示,“临Y7287”小麦的容重高达781g/l,粗蛋白质含量为14.06%,湿面筋31.4%,沉降值39.2ml,吸水率67.2%,形成时间3.7分钟,稳定时间2.9分钟,弱化度106F.U,粉质质量指标56un,评价值50,硬度73。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其优良的品质,更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添了筹码。
在产量表现上,“临Y7287”小麦同样不负众望。2008至2009年间,它在山西省小麦南部中肥水地组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487.2公斤,比对照烟农19增产7.3%。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387.6公斤,比对照增产8.3%,试验点8个,全部增产,这一成绩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栽培要点方面,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亩播量7.5~10公斤,基本苗15~20万。施足底肥,底肥亩施尿素20~30公斤或碳铵60~8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扬花期进行三喷,防病治虫,增加粒重,确保小麦健康成长。
“临Y7287”小麦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中肥水地种植,这一区域的农民朋友可以放心选择这一品种,享受科技带来的丰收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