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麦16:河南南部稻茬麦区的高产新选择
2024-08-04 03:18:02 发布
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农民们迎来了一位新伙伴——宛麦16。这个由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小麦品种,以其早熟、高产和抗病性,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
宛麦16,编号豫审麦2008016,是莱州953与温2540的杂交结晶。它以206天的全生育期,与豫麦18的成熟期不相上下,却展现出了更多的潜力。宛麦16的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宽短,展现出了强大的抗寒能力。虽然株高86cm,茎秆弹性稍弱,但株型紧凑,长相清秀,长方型大穗,穗层整齐,成熟时落黄良好,籽粒饱满,呈现出角质的特质。
在抗病性方面,宛麦16表现中抗叶枯病,中感条锈、叶锈、纹枯病,但对白粉病的抗性稍弱。品质分析显示,宛麦16的容重达到784g/L,粗蛋白质含量15.05%,湿面筋含量32.9%,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产量方面,宛麦16在连续三年的试验中均表现出色。2005-2006年度,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395.3kg,虽与豫麦18相比增产幅度不显著,但已经显示出了其潜力。到了2007-2008年度,宛麦16的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465.0kg,比对照品种增产7.7%,这一成绩无疑为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宛麦16的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适宜的播期在10月10日至30日之间,每亩播量7-10kg。田间管理上,需要施足底肥,合理配比氮磷钾,并增施硼肥和锌肥。在拔节后,每亩追施尿素5kg,并适时进行中耕、除草,确保越冬、拔节、孕穗和灌浆水的供应。特别要注意的是,要重视白粉病的防治,抽穗前使用三唑酮+氧化乐果进行防治,并在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千粒重。
宛麦16,不仅仅是一个小麦品种,它代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增收的希望。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宛麦16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农民们心中的明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