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农业新星——兰天133小麦品种
在甘肃省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兰天133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个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审定编号甘审麦20220014,在小麦领域脱颖而出。
兰天133是一种冬性小麦,其生育期长达275天,与当地对照品种陇育4号持平。这种小麦的幼苗呈现出半匍匐的生长态势,叶色鲜绿,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株高88.1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中等,这使得兰天133在田间站立稳健,不易倒伏。旗叶上举,整齐度好,穗层整齐,虽然熟相一般,但穗型为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卵圆形,饱满度好,这些都是高产的有利因素。
在产量方面,兰天133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8至2020年间,它在甘肃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317.7千克,比对照陇育4号增产7.3%。而在2020至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高达445.0千克,比对照陇育4号增产18.6%,这一成绩无疑证明了兰天133的高产潜力。
兰天133不仅产量高,其抗病性也相当出色。据抗病性鉴定显示,该品种对条锈病免疫,成株期中抗白粉病,这大大降低了因病害导致的产量损失风险。在品质检测方面,兰天133的籽粒容重为759.5克/升,蛋白质含量15.56%,湿面筋含量34.8%,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优良的食用品质。此外,其稳定时间为1.4分钟,吸水率为64.7%,最大拉伸阻力103E.U,拉伸面积30平方厘米,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兰天133在面食加工中的优秀表现。
在栽培技术方面,兰天133适宜在9月中旬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为30至35万。施肥时需注意氮磷配合,底肥亩施20千克二铵或10千克尿素和20千克磷肥,以保证植株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兰天133以其高产、抗病、优质的特性,以及适宜的栽培技术,被审定为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冬麦旱地品种类型区种植的小麦品种。这不仅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的骄傲,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希望。兰天133,正以其实际行动,为甘肃省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