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油97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高效油菜新品种

2024-08-01 03:57:12 发布

在黄土地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陕油975”的油菜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优势,引起农业界的广泛关注。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育种团队精心培育,这款油菜品种不仅拥有强大的抗病能力和抗寒性,更在产量上表现出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希望。

“陕油975”是甘蓝型冬性油菜,其生育期为236天,属于杂交种。它的生长习性半直立,叶片中等绿色,宽度适中,有裂片,叶柄长度适中。在主茎上,蜡粉稀少,花青甙显色弱,而开花期适中,角果姿态平伸。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籽粒呈黑褐色,具有较高的含油量,达到了46.22%,芥酸含量极低,仅为0.03%,硫苷含量也控制在21.73微摩尔/克。

在抗病性方面,“陕油975”表现出低感菌核病和抗病毒病的特性,同时具有强大的抗倒伏能力。在两个生长周期的试验中,亩产分别达到了265.9千克和234.2千克,比对照品种秦优7号分别增产了22.90%和4.00%。

栽培“陕油975”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首先,要适期播种,9月中下旬进行直播,播种量要控制在每亩250~300千克。其次,施足底肥,每亩底施复合肥40~50千克、尿素10~12千克、硼砂1千克。在管理上,要适时进行间苗和定苗,冬前苗龄应达到10~12片叶,并结合中耕进行壅土,冬灌也要在土壤封冻前完成。此外,要注意防治跳甲、菜青虫、蚜虫等害虫,并在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虫和预防鸟害。

“陕油975”适宜在黄淮区的安徽和江苏淮河以北地区、河南、陕西关中、甘肃陇南、山西运城以及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的冬油菜区秋季种植。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冬前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寒性;在暖冬条件下,要注意控苗旺长,适当控肥防治倒伏,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陕油975”不仅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实力的体现,更是对我国油菜产业的一次重要贡献。它的推广应用,将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