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44:北京夏播大豆的高产新选择
在金色的田野上,一种名为中黄44的大豆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高产潜力,成为北京地区夏播大豆种植的新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中黄44,以其京审豆2009002的审定编号,向农民们展示了其独特的价值。
中黄44的全生育期为107天,较传统的科丰14品种稍晚两天成熟,却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产量回报。它拥有亚有限结荚习性,叶片呈卵圆形,花朵紫色,毛色灰白,荚色褐黄,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它独特的外观。平均株高87.8厘米,单株有效荚数达到38.6个,粒数76.2个,粒重15.3克,百粒重更是高达23.1克,这些数据背后是中黄44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力以及其强大的生长潜力。
在营养品质上,中黄44同样表现出色。粗蛋白含量达到43.77%,粗脂肪含量为19.43%,这不仅意味着它在食品加工和动物饲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显示了其在营养价值上的优势。此外,经过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接种鉴定,中黄44还具有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特性,这为种植户提供了额外的安心。
在产量表现上,中黄44在两年的区试中平均亩产达到了191.7公斤,比对照科丰14增产8.8%;在生产试验中,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202.2公斤,增产幅度达到了13.5%。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背后,是中黄44在田间的卓越表现。
种植中黄44,技术要点也相当关键。适宜的播期为6月上中旬,每亩种植1.5万株,确保植株间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在植株生长的关键时刻,如花荚期,合理施肥和适时喷施叶面肥,可以进一步提升产量。同时,注意防治大豆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以保护植株健康生长。
最终,当大豆成熟时,及时收获是保证品质和产量的最后关键步骤。中黄44,这一适宜北京地区夏播的大豆新品种,正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成为农民朋友在金色季节中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