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412:春麦新希望,抗旱增产的绿色使者
在广袤的西北高原,一片片金黄的麦田里,有一种小麦品种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高产潜力,赢得了农民的信赖。它就是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高原412”小麦品种。
“高原412”小麦以其春性特征,比传统的定西35号早熟5天,为农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它那半直立的幼苗,芽鞘白色,株高平均86厘米,穗形纺锤,无芒,白壳,红粒,展现出一种朴实而坚韧的生命力。更令人瞩目的是,它的籽粒不仅质地坚硬,而且腹沟深,冠毛少,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高达29.5万穗,穗粒数达到31.4粒,千粒重40.1克,品质优良。
尽管“高原412”的抗旱性只有4级,但它的落黄表现良好,且在抗病性上表现突出:高抗白粉病,中抗条锈病,虽然对叶锈病和黄矮病的抗性稍显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农民心中的地位。2007年和2008年的品质测定显示,其籽粒容重和蛋白质含量稳定,面粉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均在理想范围内,稳定时间和最大抗延阻力均表现出色,拉伸面积更是达到了68.5平方厘米,显示出其面粉的优良加工性能。
在产量表现上,“高原412”更是不负众望。200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184.6公斤,比对照增产14.0%;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271.5公斤,增产6.23%。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222.5公斤,增产10.1%,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农民脸上的笑容和满满的收获。
种植“高原412”并不复杂,当气温适宜,土壤解冻时,抢墒播种,播种深度控制在3-4厘米,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保基本苗在25万到35万苗之间,即可期待来年的丰收。
经过严格的审定,“高原412”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已经通过审定。它适宜在青海互助、大通、湟中,甘肃定西、通渭、会宁、榆中、永靖,宁夏西海固的春麦区旱地种植。这不仅是对“高原412”品质的认可,更是对西北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
“高原412”,一个名字,承载着希望与丰收,它不仅是小麦品种的一个代号,更是西北高原农民心中的一片绿色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