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西南科技大学培育的川稔2号:四川盆地的绿色瑰宝

2025-06-11 05:24:49 发布

在四川盆地的肥沃土地上,西南科技大学的专家团队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成功培育出了一种名为“川稔2号”的费约果品种。这种源自新西兰的植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

川稔2号是一种常绿灌木,以其强壮的树势和直立的枝条而闻名。它的树冠中大,枝条密集且粗壮,节间短,无刺,树皮呈现出独特的棕红色。叶片椭圆形至倒卵形,单叶对生,全缘,革质,叶面光滑且浓绿,背面则覆盖着银灰色的短绒毛,为这种植物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果实长圆形,花萼4片宿存,单果重可达22.8至37.5克,果皮从浅绿到灰绿,具有蜡质,稍显粗糙。果肉奶油色,柔软多汁,酸甜适中,香味浓郁,4心室内充满胶状物,种子小而白色,近圆形,数量在30至60粒之间,部分果实能够自花结实。

川稔2号的产量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绵阳地区,它在3月上旬萌芽,5月上中旬开花,10月下旬至11月份分批成熟。扦插苗定植第二年即可试花,3年生株产可达2.4千克,亩产134.4千克(亩栽56株)。到了第五年,川稔2号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600千克以上。

栽培川稔2号需要精心的管理。首先,选择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pH值在6.0至6.5之间的土地建园,株行距保持在3.0×4.0米。扦插繁殖是主要的育苗方式,春季的3月上、中旬和秋季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最佳的定植时期。川稔2号可以与‘川稔1号’、‘Mammoth’等品种互为授粉树。整形修剪时,宜采用纺锤形、小冠疏层形,保持树势中庸、健壮、稳定。肥水管理上,每年在发芽前后到开花期、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土壤施肥4次,以有机肥为主,并结合灌水。病虫防治方面,要及时防控卷叶蛾类的危害。

川稔2号适宜在四川盆地费约果栽培适宜区种植,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当地的农业品种,也为农民带来了新的经济收入来源。这种绿色瑰宝,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