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绞股兰的种植奥秘:从自然之选到餐桌美味
在探索自然的秘密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名为绞股兰的神奇植物。它不仅有着七叶胆、甘萘藤、南方人参等别称,更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绞股兰,这种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以其80余种皂甙含量,尤其是人参皂甙的含量,远超人参,被誉为植物界的“人参”。
绞股兰的植株藤长可达3-5米,其叶由5片小叶组成鸟趾状复叶,中间小叶长4-8厘米、宽2-3厘米,圆锥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小而黄绿色,子房下位、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色,含卵形种子1-3粒。这种植物喜阴湿环境,忌烈日直晒,不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在10°C左右的气温中萌发。
种植绞股兰,我们可以选择种子育苗、根茎育苗及茎蔓育苗三种方法。在3-4月份,我们可以采用直播法,将温水浸泡过30分钟的种子按条行距30-35厘米、株距20厘米播下。播种前,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深施厢底20厘米以下,厢宽130厘米,厢高20厘米。或者利用自然山地阴坡开厢种植,或与高秆作物套作。播种量1-1.5公斤,播后盖细粪土,再盖草、浇透水。
根茎繁殖法同样在3-4月份进行。将越冬根茎挖出,剪成长5厘米左右的小段,每小段带1-2节,厢面双行开沟,行距6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埋入一小段,盖土3厘米厚,再盖草、浇透水。
扦插法则在绞股兰生长旺盛的5-6月进行。剪下带3-4个节的蔓条,去掉会埋入土中的小叶片,按10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斜插入苗床土壤中,留1-2节露出地面,浇水,保湿盖草或用遮阳网遮阳。待新芽长到10厘米以上后,按行株距30厘米15厘米移栽大田,每穴栽1苗,栽后盖土浇水。
绞股兰适应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只需保持耕作层湿润,不让阳光直晒,依靠架材或树木、斜坡攀缘生长,生长期追施肥料2-3次,幼苗期667平方米施氮素化肥10公斤;中后期667平方米施复合肥12-15公斤,并适时浇水。
从自然之选到餐桌美味,绞股兰的种植技术不仅是一种农业实践,更是一种对自然和健康的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绞股兰的世界,体验种植的乐趣,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