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鉴294:甘肃旱地农业的绿色希望

2024-08-07 03:44:25 发布

在甘肃省广袤的旱地上,一种名为陇鉴294的小麦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抗旱能力和高产潜力,成为当地农民的绿色希望。由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精心培育的陇鉴294,自200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便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旱地农业领域崭露头角。

陇鉴294的植株紧凑,株高适中,大约106.5厘米,穗形长方,长芒,白壳,每一穗粒数可达33.5粒。其籽粒为红色、质地坚硬,千粒重高达34.5克,容重在764.3至804.0克/升之间,平均为793.5克/升。此外,它还富含13.68%的粗蛋白质和0.46%的赖氨酸,为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增添了一笔。

陇鉴294的冬性特性和272天的生育期,使其在干旱和干热风的恶劣环境下依然能保持生长。它对锈病的抗性良好,经过省农科院植保所的鉴定,苗期对混合菌种具有中抗性,成植期对特定菌株免疫。然而,它对白粉病的抗性稍显不足。

在庆阳市区试中,陇鉴294两年平均亩产189.06公斤,比对照品种西峰20号增产4.48%。在1999至200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226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7.8%,这一成绩充分显示了陇鉴294的高产潜力。

陇鉴294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施用足够的农家肥和尿素作为底肥,适时追施尿素,进行土壤消毒或药剂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以及在9月中旬播种,亩保苗25-30万。此外,中耕除草和适时收获也是确保丰收的关键。

陇鉴294适宜在庆阳市的环县、华池、镇原、宁县、合水、正宁等地种植,这些地区的农民已经从这一品种的推广中获益匪浅。陇鉴294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更为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