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杂11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绿色创新,江西省油菜种植新选择
在江西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宁杂11号”的油菜新品种正在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它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品种审定编号赣审油2009005,于2009年12月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评审。
宁杂11号,一种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以其全生育期199.0天的早熟特性,比传统品种中油杂2号提前3.5天收获,为农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它的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叶片淡绿,叶缘锯齿,角果长度适中,籽粒排列紧密,种子黑褐色且圆润,株高146.2厘米,分枝高度48.9厘米,有效分枝数7.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84.9个,每角粒数20.0粒,千粒重3.7克,这些特性都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宁杂11号的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为14.8µmol/克,芥酸含量为零,含油量高达42.0%,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其优良的品质,也为食用油市场提供了健康、纯净的选择。然而,它在菌核病的抗性上稍显不足,病株率为15.1%,病指8.5,需要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来降低病害的影响。
在产量表现上,宁杂11号在2007-2009年的江西省油菜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121.26公斤,虽然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4.28%,但其早熟特性和高产潜力仍具有吸引力。江西省各地均可种植宁杂11号,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种植选择。
种植宁杂11号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栽培技术。建议在10月上中旬进行直播,每亩定苗1.5-2.0万株,行株距为40厘米×15厘米。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缺硼地区还需增施硼肥。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5%,越冬期腊肥施用量占15-25%,抽苔期苔肥施用量占10-20%。此外,初花期和盛花期使用多菌灵、菌核净、赤霉清等药剂喷雾,可以有效防治菌核病,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宁杂11号,不仅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结晶,更是江西省农民增收的新希望。选择宁杂11号,就是选择了一个绿色、健康、高效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