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创新成果——南校9665玉米品种的高产秘诀
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心培育下,南校9665玉米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综合抗性,成为广西地区农业创新的杰出代表。这一品种的审定编号为桂审玉2005001号,是利用南99母本和南78C父本精心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南校9665的生育期在春季约120天,秋季约94天,展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它株高约233厘米,穗位高达87厘米,穗筒型,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这些特征使得它在田间显得格外醒目。更值得一提的是,南校9665的雌雄花期协调,花粉量大,雄穗发达,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抗病性方面,南校9665同样表现出色,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中抗茎腐病,感玉米螟,高抗锈病,这些抗病特性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保证了产量的稳定性。然而,叶片宽大浓绿的特点也使其易感蚜虫和蝽蟓,因此在病虫害防治上需要特别注意。
品质上,南校9665的容重达到751g/L,粗蛋白含量为10.52%,粗脂肪含量为5.06%,淀粉含量高达73.34%,赖氨酸含量为0.26%,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优良的食用和工业用途潜力。
产量表现上,南校9665在2002-2003年的筛选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489.4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3.6%;2004年的区试中,平均亩产更是高达520.4公斤,增产幅度达到13.0%。这一显著的增产效果,无疑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栽培技术方面,南校9665需要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作为基肥,全生育期需施纯氮15-18公斤,P2O5 5-6公斤,K2O 15-18公斤。种植密度建议为每亩3200-3500株,并在生长关键期重施攻苞肥和壮粒肥,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经广西区相关部门审核,南校9665符合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地种植。但种植户在享受高产的同时,也需注意防治纹枯病、蚜虫和蝽蟓,以确保这一优良品种的稳定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