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骄傲——长白19号水稻品种

2024-08-04 03:37:12 发布

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精心培育下,诞生了一种新型水稻品种——长白19号。自1998年以T21和T11为亲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系谱法选育,这个原代号为吉T2的品种终于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

长白19号以其独特的植株性状而著称,平均株高101.7厘米,株形收敛,叶片宽且绿,有效分蘖多达19个。其穗部特征同样引人注目,散穗形态,平均穗粒数高达107.7粒,结实率达到84.6%。谷粒细长,芒稀少,颖壳黄色,稻米清白透明,千粒重24.9克,品质分析显示,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食用粳稻品种的品质要求。

在抗逆性方面,长白19号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苗瘟中感,叶瘟中抗,穗瘟中感,且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最高穗瘟率仅为27%,纹枯病中抗,这使得它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的生长。

长白19号是中早熟品种,生育期约132天,需≥10℃积温2600℃左右。在产量方面,2004年至2006年的试验数据显示,平均公顷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幅度在0.3%至4.3%之间,平均增产2.2%,展现出了其高产潜力。

栽培长白19号,需要在4月中上旬催芽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行株距为30×20厘米,每穴3-4苗。施肥方面,每公顷施用纯氮150公斤、纯钾130公斤、纯磷100公斤,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和氮肥按比例施用。田间管理上,要注重水层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确保长白19号的健康生长。

长白19号适应于吉林省中早熟区,是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品种之一。它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也改善了稻米品质,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