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66:抗旱高产的夏大豆新选择

2024-10-19 02:57:31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南京农业大学培育出了一种新的夏大豆品种——南农66。这个品种以其出色的抗旱能力和高产潜力,为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

南农66,一个由南京农业大学精心培育的中熟夏大豆品种,已经通过安徽省的引种备案(备案号:皖引豆2022007)和湖北省的审定(审定编号:鄂审豆20210007)。这一品种的引种者是济宁市圣地种业有限公司,他们在安徽省沿江夏大豆区进行了广泛的种植试验,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南农66的特点十分鲜明。它拥有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这些特性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简便。它的平均株高为61.3厘米,底荚高度13.4厘米,有效分枝1.6个,单株荚数40.7个,单株粒数60.5粒,百粒重22.6克。全生育期大约为105天,比对照样品种中豆41早熟3天。

在产量方面,南农66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21年的引种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188.28千克,比对照品种中豆41增产5.55%。这一产量的提高,无疑为农民的收益增加了保障。

种植南农66,需要遵循一定的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应在6月上旬至6月底,最佳播种期为6月上中旬。中等肥力田块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5万株左右。施肥方面,高产栽培产量指标在250千克以上,需要施用有机肥4-5立方、复合肥每亩25千克,花期追施尿素8千克。在干旱时期,及时灌溉是保证产量的关键。同时,病虫害防治也不可忽视,苗期要注意防治蚜虫,花荚期则要关注卷叶螟、斜纹夜蛾等害虫。

虽然南农66具有诸多优点,但在种植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抗旱排涝,保持花荚期土壤湿润,播前使用土壤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播后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经过严格的适应性试验和核实,南农66已经符合安徽省引种备案的相关要求,并获得了引种备案的同意。这标志着南农66将为更多的农民带来高产的希望,成为夏大豆种植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