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广西南亚热带的茶中瑰宝——紫脉龙韵

2024-10-21 06:43:11 发布

在广西南亚热带的肥沃土地上,一款名为“紫脉龙韵”的茶树品种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卓越的特性,成为了茶界的新星。这款茶树的登记编号为GPD茶树(2024)450008,由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凝聚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心血。

“紫脉龙韵”茶树属于白毛茶树品种,以其小乔木型和大叶类的特点,展现出了早芽种的活力。它的树姿半开张,生长势强,分枝部位适中且密集,叶片水平着生,形状为窄椭圆形,叶色呈现为中等绿色,尖端尖锐。这种茶树的开采期通常在3月上旬,而1芽2叶的盛期则在3月中旬,发芽密度高,茸毛丰富,盛花期则在每年的12月下旬。

在制茶方面,“紫脉龙韵”同样表现出色。它适合制作绿茶和白茶,茶多酚含量为25.80%,氨基酸含量为3.40%,咖啡碱含量为3.40%,水浸出物含量高达53.20%。制成的烘青绿茶外形紧结略卷曲,显毫,颜色为褐绿,汤色浅嫩黄绿且明亮,香气高爽带有甜栗香,滋味甘醇微涩,叶底软匀且黄绿。

“紫脉龙韵”不仅在口感上令人称赞,其抗病性和适应性也同样出色。它对炭疽病具有高抗性,但对小绿叶蝉有一定的敏感性。耐旱性中等,耐寒性强,使得它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能够茁壮成长。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358.7千克,比对照福鼎大毫增产6.12%;第2生长周期亩产更是高达595.9千克,比对照福鼎大毫增产5.98%。

栽培“紫脉龙韵”时,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并采用双行条例种植方式,大行距150厘米,双行株行距25厘米×40厘米,品字形种植,每穴种植1株,亩植约4000株。适当增施有机肥,适时定型修剪,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这些都是栽培“紫脉龙韵”的关键技术要点。适宜的种植区域为年平均气温20℃,最低温度不超过-2℃,无霜期350天,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的地区,特别是在广西地区,冬、春季是最佳的种植季节。

虽然“紫脉龙韵”对小绿叶蝉有一定的敏感性,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这一问题。总的来说,“紫脉龙韵”以其卓越的品质和适应性,成为了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为茶农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也为茶友们带来了一杯杯香醇的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