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太空红薯的种植秘诀:技术与土壤的双重奏
2025-08-02 05:48:24 发布
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金鱼村的张云久,通过儿子张华刚从山东引进的太空红薯,今年初试种1.2亩,产量惊人地达到了2.5万斤,亩产高达1.7万斤。张华刚表示,太空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香甜,出粉率高达35%。他以3-4元/斤的价格卖出6000斤供周围农民做种,并承诺以0.5元/斤回收农户种出的太空红薯,因为他计划建立一个红薯淀粉加工厂。
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能获得如此理想的结果。筠连县筠连镇水源村的刘文勋种植的太空红薯亩产仅为5000斤,出粉率大约27%。高县的试种结果也不理想,亩产大约5000斤,出粉率仅17%,低于当地红薯的出粉率。
重庆的红薯种经销商向毓生指出,太空红薯要想达到一两万斤的亩产,技术必须非常到位,而且仅限于小面积栽培。大规模种植时,由于管理难度大,亩产难以达到高产。太空红薯怕旱,需要保持土壤均衡湿度,这对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同时,太空红薯对土壤和肥料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施磷肥,且土质需肥沃、深厚。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薯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大一表示,太空红薯在国内和省内的育种单位均无向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申请审定的记录,因此其具体表现并不了解。但她认为,小面积试验示范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种植太空红薯需要技术到位,包括土壤管理、水分控制和肥料施用。小面积试验可以作为探索高产技术的起点,但大规模种植则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精细化管理。对于想要尝试种植太空红薯的农民朋友们,建议从小规模开始,逐步积累经验,同时与当地农业专家合作,以确保技术的精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