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新突破:两优7283杂交稻品种的丰收故事
2025-06-15 05:39:25 发布
在福建的田野上,一种名为“两优7283”的杂交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吸引着农学界的目光。由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研发,这一品种以其审定编号“闽审稻20180018”正式亮相,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
“两优7283”的诞生,是272S与福恢683的完美结合。它不仅在全生育期上展现出了126天的优异表现,比传统的宜优673早熟0.5天,而且在产量上也实现了显著的提升。2016年与2017年的试验中,两优7283的平均产量分别达到了553.48公斤和530.2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9.32%和3.15%,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541.86公斤,增产6.23%,这一成绩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稻瘟病抗性方面,“两优7283”同样表现出色,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这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米质方面,两优7283的糙米率达到了81%,整精米率为54.2%,垩白度仅为4%,透明度达到了2级,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在栽培技术方面,两优7283的种植要点包括秧龄控制在25至30天,插植密度为20.0厘米×21.0厘米,丛插2粒谷。施肥方面,亩施纯氮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8:0.8,肥料分配比例为基肥5份、分蘖肥3份、穗肥1份、粒肥1份。此外,还需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的管水策略,并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经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核,两优7283以其全生育期126天左右,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的特点,被认定为适宜福建省作晚稻种植的杂交稻品种。这一品种的审定通过,不仅为福建省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农民的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