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杂棉32:湖北棉花新宠,抗虫抗病,产量品质双丰收
在湖北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鄂杂棉32”的棉花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成为当地棉农的新宠。这款由湖北华之夏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精心培育的杂交棉花,以其优异的产量和品质,在2014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获得了鄂审棉2014005的认证编号。
鄂杂棉32的纤维品质经过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显示出其上半部平均长度达到30.1毫米,断裂比强度高达29.7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稳定在5.0。在2008至2009年的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鄂杂棉32的平均亩产皮棉达到了111.52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鄂杂棉10号F1,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实现了0.14%和1.55%的增产。
这款棉花品种以其转Bt基因杂交一代抗虫棉的特性,展现出植株较高、塔型松散、生长势强的特点。茎杆光滑且粗壮,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淡绿,缺刻浅。花药白色,铃卵圆型,4~5室,中等大,吐絮畅。在区域试验中,鄂杂棉32的株高134.4厘米,果枝数18.6个,单株成铃数27.2个,单铃重6.4克,大样衣分41.24%,子指11.7克。生育期127.5天,霜前花率高达88.09%。抗病虫性鉴定显示,鄂杂棉32耐枯萎病、耐黄萎病,并且抗棉铃虫。
在栽培方面,鄂杂棉32需要适时播种,一般在4月上中旬进行营养钵育苗移栽,亩栽1600~1800株。科学施肥是关键,需要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辅施微肥,亩施纯氮15~20公斤,氮磷钾肥比例为1:0.4:1。合理化控遵循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田间管理要加强,适时中耕,起垄培土,及时整枝、打顶、抹赘芽,遇旱及时灌溉,全生育期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鄂杂棉32适宜在湖北省棉区种植,但在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这款棉花品种以其高产、优质、抗虫抗病的特性,为湖北棉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丰收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