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175:关中麦田的新希望,抗病高产的半冬性小麦

2025-07-26 05:10:51 发布

在陕西关中灌区的广袤麦田中,一种名为“西农175”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抗病性和高产潜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品种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精心培育,以其独特的遗传组合——“百农金优32”与“山农20”的杂交后代,展现出了非凡的农业价值。

西农175是一个半冬性品种,其生育期平均为220.9天,相较于对照品种仅晚熟0.4天。它的幼苗呈现出半匍匐的生长姿态,叶色黄绿,显示出良好的冬季抗寒性。分蘖力和成穗率均表现中等偏上,春季起身拔节迅速,两极分化快,低温能力出色。株高约84厘米,茎秆粗壮,蜡质重,虽然抗倒伏能力一般,但株型半紧凑,旗叶宽短上举,穗层整齐,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农175的穗形为纺锤形,穗码排列稍紧密,短芒,白壳,白粒,呈现出角质的籽粒,饱满度中等。在两年的区试中,亩穗数平均为42.9万,穗粒数为37.2粒,千粒重达到46.0克,展现出了其高产的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西农175表现出色,免疫白粉病,中抗条锈病和赤霉病,对纹枯病有中等的抗感。这些特性使得它在面对多种病害时能够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西农175的面粉品质也值得称道。其容重为849 g/L,蛋白质含量(干基)为14.20%,湿面筋含量为31.7%,吸水量为64.3mL,稳定时间为4.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为185 E.U(Rm. 135),拉伸面积为42cm²。这些指标显示了其面粉的优良加工性能。

栽培西农175时,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基本苗量应控制在18~22万/亩。在种植过程中,还需注意防治病虫害,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综合两年的区试数据,西农175在陕西关中灌区的平均亩产达到了611.3公斤,这一产量水平无疑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西农175,不仅仅是一个品种,更是关中麦田中的新希望,以其抗病高产的特性,为农民的丰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