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选择】植优523:华南植物园的创新成果

2024-08-25 06:12:03 发布

在华南地区,水稻种植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经过精心培育,推出了一款新型杂交稻——植优523,为当地稻农带来了新的希望。

植优523,一个拥有粤审稻2011014审定编号的水稻新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势,迅速在稻作区受到关注。它是由植A和R523两个亲本杂交而成,展现出了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的典型特征。

这款稻种的全生育期为130至132天,比传统的粤香占品种稍长,但带来的是更高的产量和更强的分蘖力。植优523的株型中散,穗大粒多,尽管结实率稍低,但亩有效穗数高达18.3至18.7万,每穗总粒数在145至155粒之间,千粒重也达到了22.8至22.9克。

尽管米质未达优质标准,但植优523的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此外,它还具有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特性,为稻农减少了病害的担忧。

在产量表现上,植优523在2008年和2010年的试验中,分别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5.22%和10.23%,特别是在2010年,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它的日产量稳定在3.18至3.28公斤之间,为稻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为了充分发挥植优523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强调了中后期的肥水管理,以提高结实率,同时注意防倒伏。制种技术要点则指出,在广州制种时,父本需比母本早播12至15天。

广东省品审会认为,植优523的丰产性较好,虽然米质未达优质标准,但其抗病性和耐寒性表现中等,适宜在广东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进行早、晚造种植。植优523已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

植优523,不仅是华南植物园科研团队的心血结晶,更是稻农们丰收的新选择。选择植优523,就是选择了一个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