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杜鹃:春节花市的璀璨明星
在春节这个充满喜庆的时刻,人们总是喜欢用鲜花来装点家园,增添节日的气氛。近年来,一种名为西洋杜鹃的花卉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花市中的新宠。西洋杜鹃,简称西鹃,是一种由荷兰和比利时专家经过长期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它不仅蕴含着中国杜鹃的亲缘,还因其在比利时繁殖推广最多而得名“比利时杜鹃”,成为世界上流行最广的名花之一。
西洋杜鹃以其株型矮壮、树冠紧密、花繁叶茂而著称。它的花瓣多为重瓣和复瓣,形态多样,有圆阔、狭长、后翻、波浪、皱边等,花纹更是丰富多彩,有点红、镶边、飞白、洒金、云彩等。一棵树冠直径约25厘米的西洋杜鹃可以开出三四十朵花,是本地杜鹃的两三倍,花期长达四五十天,直至元宵节,依然能够看到它那甜甜的笑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花常被视作“悲怨之花”,因为杜鹃鸟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啼鸣最烈,诗人误以为是杜鹃泣血。然而,科学已经揭开了这一谜底,杜鹃鸟的啼鸣实际上是在寻找伴侣,是它们最快乐的时候。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西洋杜鹃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它们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像一个丰盛的绣球,寓意着“盆满钵满”。
西洋杜鹃的品种非常丰富,欧美地区约有300多个品种,而在中国岭南地区引进的品种约有25~30个,上海则有40~50个。群众比较欢迎的多数为红花和粉红色花的品种,如“极光”、“红麟麟”、“绯色芙蓉”、“王冠”和“天女之舞”等。西洋杜鹃属多年生木本,生命力强,只要了解它的生长习性并用心管理,翌年仍可继续开花。
西洋杜鹃的一生有“五喜五畏”:喜温暖气候、酸性土壤、通风透光、干湿适度和薄肥勤施;畏烈日、严寒、闷热、潮湿和浓肥。当花朵凋谢后,可以剪去部分老根,重新换到较大的瓦盆中,并添加适量新的植料,淋足水分,避免烈日曝晒。待1个月后,用清水浸溶的复合肥再稀释100倍水作为追肥淋施,可促进它萌发新枝。夏天移到阴凉的地方避暑,冬天注意防寒,其余按照常规的方法栽培,这样西洋杜鹃将可继续观赏一番。
西洋杜鹃以其独特的美丽和吉祥的寓意,成为了春节花市中的璀璨明星,为人们的家园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和节日的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