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棉34:辽宁特早熟棉花品种的高产之选

2025-06-14 05:42:31 发布

辽棉34,一个由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棉花品种,自1997年以辽棉16号和97-3155为亲本杂交,经过19代的严格选育,终于诞生。这一品种以其塔型植株、适中的株高和无限果枝的特性,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长魅力。

辽棉34的植株平均高度约为80.8厘米,第一果枝着生部位在5-6节,着生高度约29.4厘米,叶片呈掌状,中等大小,叶色深绿,乳白色的花冠中等大小。单株平均结铃10.2个,铃重6.4克,衣分高达41.2%,铃形卵圆形稍尖。种子卵圆形,子指11.0克,毛籽呈棕灰色。生长季有效积温约3600℃,需要光照1100小时以上,生育期大约124天,霜前花率高达95.0%。纤维主体长度30.1毫米,整齐度指数83.7%,比强度31.3cN/tex,马克隆值4.6,伸长率6.3%。在抗病性方面,枯萎病指数4.4,表现出高抗枯萎病的特性;黄萎病指数19.4,具有抗黄萎病的能力。

在产量表现上,辽棉34同样不负众望。2014至2015年在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11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增产点比率高达91.7%。两年平均籽棉、皮棉每公顷产量分别为4120.4公斤和1687.8公斤,比对照辽棉19号分别增产13.7%和14.1%;霜前花率95.0%,比对照高0.9%;霜前皮棉每公顷产量1610.1公斤,比对照增产14.7%。2016年生产试验中,平均籽棉、皮棉每公顷产量分别为2988.1公斤和1211.0公斤,比对照辽棉19号分别增产6.1%和6.1%;霜前花率96.2%,比对照高1.4%;霜前皮棉每公顷产量1164.6公斤,比对照增产5.7%,增产点比率80%。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辽棉34适宜在辽宁棉区4月22-30日播种,亩用种量5.0公斤(脱绒光籽),适合中等肥力平地种植,亩保苗6500-8500株。7月10-15日打顶,6月下旬至8月上旬根据肥水、植株长势化控3-5次。前期施足底肥,初花期重施花铃肥。同时,要及时防治蚜虫和红蜘蛛;7月中旬至8月上旬,及时防治棉铃虫。

辽棉34适宜在生长季有效积温3600℃左右和日照1100小时以上的辽宁等北方特早熟棉区及北疆、甘肃、内蒙等地种植,是这些地区棉花种植的优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