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新希望——长麦19,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
在吉林省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长麦19”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吉审麦20210002,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长麦19以其春性特性,从出苗到成熟仅需83天,展现出了快速生长的优势。幼苗直立而健壮,叶片呈现出鲜绿色,分蘖力强,株高达到100.9厘米,保证了良好的田间通风和光照条件。穗型为长方形,穗长11.5厘米,主穗小穗数15.2个,主穗粒重1.7克,黄壳直芒,红色半角质粒,籽粒椭圆型且饱满,主穗粒数37.3粒,千粒重高达50.2克,容重799.5克/升,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长麦19的高产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长麦19同样表现出色,高抗秆锈病,中抗叶锈病和赤霉病,抗散黑穗病,中抗白粉病和根腐病,这些特性使得长麦19在面对各种病害时能够保持稳定的产量。
长麦19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6.48%,降落值354秒,湿面筋36.7%,沉淀值52.2毫升,吸水量61.5毫升/100克,面团形成时间8.5分钟,稳定时间12分钟,弱化度43F.U,粉质质量指数165毫米,评价值76,最大拉伸阻力631E.U,延伸性219毫米,能量176平方厘米,R/E比值2.9。这些数据不仅显示了长麦19的高加工品质,也意味着其在食品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产量表现上,长麦19在2019至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达到4701.62公斤,比对照丰强7号增产6.65%,而在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更是达到4895.56公斤,比对照增产6.60%,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长麦19的高产性能。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3月末至4月初播种,公顷保苗500万株,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或成分含量等同的复合肥),尿素50公斤做种肥,并根据苗期长相情况进行追肥。播种前还需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散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经过严格的审定,长麦19符合吉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并适宜在吉林省中、西部洼地、二洼地及沿江河低洼易涝地种植。长麦19,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春播时节农民朋友们的希望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