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薯6号:重庆农业的紫色瑰宝,甘薯中的佼佼者
在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的精心培育下,“万薯6号”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了甘薯界的新宠。这款甘薯品种以其独特的紫色薯皮和白色薯肉,以及出色的淀粉含量和适口性,赢得了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
“万薯6号”的培育源于川薯124集团的杂交技术,这一过程不仅保证了品种的多样性,也赋予了它出色的生长特性。它的顶叶、叶色和叶脉均为绿色,而脉基则带有浅紫色,这种独特的颜色搭配使得“万薯6号”在田间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叶形呈心脏状,蔓色同样为绿色,株型匍匐,基部分枝多达5.7个,单株结薯3.6个,这样的生长特性使得它在田间的产量十分可观。
“万薯6号”的薯块呈长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色,上薯率超过85%,这意味着它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保证。它的萌芽性较优,烘干率37.85%,淀粉率高达26.56%,这些数据都显示了“万薯6号”在甘薯品种中的优越性。此外,它的适口性较好,熟食味甜,纤维少,这些特点使得它成为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在抗病性方面,“万薯6号”表现出了对黑斑病的抗性,这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在产量方面,尽管鲜薯产量相较于对照品种南薯88有所减少,但在薯干和淀粉产量上却实现了显著的增产,这使得“万薯6号”在经济效益上更具优势。
栽培“万薯6号”的技术要点包括3月初露地盖膜育苗,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净作密度控制在4000至5000株/亩,起垄栽插。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亩施尿素8至10公斤,硫酸钾30至35公斤。栽插后30天内进行中耕、除草、追肥、培土,不打尖,不提藤,不翻藤。收获时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
“万薯6号”适宜在重庆市的平坝、丘陵地区进行净作或间套种植,这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选择。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甘薯的品种,也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是重庆农业科学院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又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