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甜4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耐盐耐旱高粱新品种

2025-06-27 05:16:11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出了一种新型高粱品种——苏科甜4号。这一品种以其出色的耐盐耐旱特性和高产量,为盐碱地和脱盐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

苏科甜4号,登记编号GPD高粱(2018)320007,是一种常规种高粱,以其青贮特性而闻名。它的叶片翠绿,叶鞘浅绿,叶片稍披,茎秆质地硬且有韧性,穗形松散,颖壳棕红色,籽粒棕色且包裹。这种高粱的平均全生育期为142天,属于中熟品种,株高可达350厘米,茎节数17.9节,中部茎粗1.85厘米,茎秆榨汁率为47.2%,汁液含糖锤度为16.8,单株穗粒数1544个,千粒重18.9克。

苏科甜4号不仅生长势强,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盐、耐旱能力,病害也较轻。它的水分含量为26.1%,可溶性糖16.3%,粗蛋白6.72%,酸性洗涤纤维41.3%,中性洗涤纤维55.7%,木质素6.51%。此外,它还高抗丝黑穗病,中抗叶部病害、蚜虫、大斑病。在生物产量方面,苏科甜4号第1生长周期亩产5544千克,比对照辽甜1号增产4.57%;第2生长周期亩产5590千克,比对照辽甜1号增产5.34%。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精细播种、合理密植和肥水管理。播种时,应选择中等肥力土壤,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进行。在江苏省沿海地区,适宜播期通常在4月底至5月中下旬。播种深度应掌握在覆土镇压后2厘米左右,盐碱地宜采取地膜平铺和沟畦覆盖起垄的种植方式。合理密植是关键,脱盐土种植密度以90000株/公顷为宜,而盐碱地则需要根据土壤盐分含量适当调整种植密度。肥水管理方面,全生育期施肥2次为宜,一次是基肥,另一次是拔节期追施化肥。

苏科甜4号适宜在江苏省含盐量0.5%以下的盐碱地和脱盐地种植,播种期为4月底至6月上旬,收获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初。注意事项包括前期生长较慢,中后期长势强;在土壤盐分含量不超过0.5%下可获得较高产量;可采取1次播种2次收获方式提高产量;青贮用收获宜在抽穗与蜡熟期,不宜完熟期;忌用有机磷类农药,玉米使用的农药慎用。

苏科甜4号的问世,不仅为江苏省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种植选择,也为盐碱地和脱盐地的改良利用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