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6优5970:四川农业的高产新希望
在四川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蓉6优5970的水稻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吸引着农学家和农民的目光。这个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川审稻20210035,正式成为四川省水稻种植的新选择。
蓉6优5970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脱颖而出。它的基部叶鞘呈现出中等紫色,而倒二叶叶片和叶耳则带有花青甙显色,茎秆节同样带有花青甙显色,这些特征不仅有助于识别,也增添了田间的一抹色彩。这种水稻的生长周期为141.8天,略长于对照品种辐优838,但其亩有效穗数达到13.9万,株高122厘米,穗长24.6厘米,每穗着粒数高达173.6粒,结实率达到84.0%,千粒重28.7克,这些数据都显示了蓉6优5970的高产潜力。
在品质方面,蓉6优5970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8年的测定显示,其糙米率为81.8%,整精米率为61.4%,粒长7.0毫米,精米率为72.5%,长宽比3.0,垩白粒率22%,垩白度3.2%,透明度达到2级。这些指标不仅满足了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3级的要求,而且在食味鉴评中获得了79.44分的高分,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蓉6优5970对稻瘟病表现出中感,这要求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防控。产量表现上,蓉6优5970在2018年和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583.48公斤和586.01公斤,比对照增产6.99%和5.70%,显示出其稳定的增产能力。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48.69公斤,比对照增产3.52%,进一步证实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增产效果。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配方施肥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这些要点的遵循,将有助于蓉6优5970的健康成长和高产。
综上所述,蓉6优5970以其高产、优质和稳定的性能,成为了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平坝丘陵地区中熟中稻种植的理想选择,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