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麦16:长江中下游的高产小麦新选择

2024-08-02 03:37:03

在长江中下游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宁麦16的小麦新品种正在引起农民们的广泛关注。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精心培育,宁麦16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宁麦16,一个拥有国审麦2009003的审定编号,源自宁麦8号与宁麦9号的优良基因。它在2008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宁麦16的春性特征,使其成熟期略晚于扬麦158,但幼苗直立、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潜力。

在株高约87厘米的宁麦16植株上,穗层整齐,穗型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籽粒饱满,平均每亩穗数高达30.1万穗,穗粒数42.5粒,千粒重41.2克。虽然抗倒性略显不足,但春季抗寒性与对照相当,且在抗病性方面表现中抗赤霉病和慢叶锈病,对白粉病和纹枯病有中感,但对条锈病高感,需要特别注意。

品质上,宁麦16的籽粒容重和硬度指数均表现优异,蛋白质含量和面粉湿面筋含量稳定,吸水率和稳定时间适中,最大抗延阻力和延伸性均显示出良好的面粉加工性能。

产量方面,宁麦16在2006至2007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443.9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9%;2007至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51.3公斤,增产4.6%;2008至2009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421.6公斤,比对照增产11.5%,显示出其稳定的高产潜力。

栽培宁麦16,农民朋友们需要注意适时播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根据土壤肥力调整播种密度,肥沃田块每亩基本苗约12万苗,中等肥力田块则为15万苗。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治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确保宁麦16的健康生长。

经过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的严格评估,宁麦16已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安徽(淮南地区,皖西地区除外)、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的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宁麦16,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增产的希望,更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种植开辟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