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804:东北晚熟稻区的高产新希望
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稻谷是农民的希望,也是丰收的象征。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名为“中科804”的水稻新品种,它不仅承载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的智慧,更是东北、西北晚熟稻区农民的新选择。
中科804,这个编号为国审稻20170080的水稻品种,以其粳型常规水稻的特性,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潜力。它的全生育期平均为150.1天,比传统的秋光水稻早熟3天,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种植周期内,农民可以更早地收获,更早地享受到劳动的成果。
在田间,中科804的株高达到105.9厘米,穗长17.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高达30.6万,每穗总粒数为117.6粒,结实率达到了87.4%,千粒重25克。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科研人员对水稻生长特性的深入研究和精心培育。
更让人欣喜的是,中科804在抗病性方面也表现出色,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1.3和1.7,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显示出中抗稻瘟的特性。在米质方面,它同样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整精米率63.7%,垩白粒率12.3%,垩白度2.1%,直链淀粉含量16.7%,胶稠度65.3 mm,这些都是衡量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
产量表现上,中科804在2015年和2016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708.83千克和711.87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7.86%和8.8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0.44千克,比秋光增产8.4%。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0.7千克,较秋光增产5.7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中科804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上,中科804需要在4月10日至20日播种,5月10日至20日插秧,插秧规格为25×13厘米,每穴3至4株。施肥量需控制在尿素35至40千克,并配施磷钾肥及饼肥或农家肥。水层管理要采用浅-深-浅常规灌溉,中后期干湿交替,以促进根系健康和壮蘖。成熟期切忌断水过早,以免影响产量。
最终,中科804通过了国家稻品种审定,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稻区种植。这不仅是对中科804品质的认可,也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肯定。随着中科804的推广种植,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北的田野上将再次迎来金色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