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麦28: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新希望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小麦的种植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成员——宁麦28,它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00054。宁麦28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异的表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
宁麦28是一种春性小麦,全生育期约为192.2天,比传统的扬麦20稍晚成熟。它的幼苗直立,叶片细长且颜色深绿,显示出强大的分蘖能力。这种小麦的株高为84厘米,株型较松散,抗倒性中等,整齐度良好,穗层整齐,熟相一般。穗形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粉质,亩穗数达到32.7万穗,穗粒数为40.3粒,千粒重41.0克。
在抗病性方面,宁麦28对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性较弱,但对赤霉病有中等抗性。品质检测结果显示,籽粒容重在809克/升至770克/升之间,蛋白质含量介于12.45%至12.99%,湿面筋含量在27.0%至26.7%,稳定时间为2.9分钟至2.5分钟,吸水率为55.4%至57.6%。
产量表现方面,宁麦28在2016至2017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432.0千克,比对照扬麦20增产2.77%;2017至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393.3千克,增产3.45%;2018至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0.5千克,增产5.24%。这些数据表明,宁麦28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播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种密度每亩基本苗15万。
2. 栽培:由于分蘖较好,成穗率中等,株型偏紧凑,机器条播行距25-27cm为宜,撒播每亩基本苗15-17万。
3. 肥水管理:科学施肥,亩产450公斤以上需施纯N 18-20公斤,并配以足量的P、K肥。前期大力促进,基苗肥占总肥量的70%左右,控制最高茎蘖数约70万/亩。拔节后及时施好长穗肥。
4. 病虫草害防治:苗期进行化除,控制草害;注意防治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
宁麦28已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淮南地区、安徽淮南地区、上海、浙江、湖北中南部地区、河南信阳地区种植。它的出现,为这些地区的小麦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