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台湾新品种——原子花薯的奇妙之旅

2025-07-28 05:51:53 发布

在台湾地区,甘薯家族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原子花薯,它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口感,迅速成为了甘薯界的新星。原子花薯,别名花薯,是一种通过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育出的脱毒苗新品种。它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食用体验:蒸熟后的薯块轻轻一抖,银白色的薯丝便层层分离,宛如一朵盛开的红薯花,令人惊叹。

原子花薯属于中蔓半直立型,拥有5-7个分枝,叶片心脏形,深腹缺刻,顶尖的2-3片叶子呈现半紫色,叶脉紫色,叶柄绿色,整个植株蔓长可达1.2-8米,绿色且粗壮,覆盖着一层茸毛。这种甘薯结薯性好,单株能结2-4个薯块,大小均匀,形状纺锤形,单个薯块重约300-450克。薯块品质上乘,口感极佳,营养丰富,集色、香、软、甜于一身,食味极佳,商品性高。此外,原子花薯还具有强大的抗逆性,抗旱、耐肥中等,耐寒性强,每亩平均产量可达5500公斤以上。

栽培原子花薯时,应选择肥力中等的山地或排水方便的田地,以通风性良好、砂质土、新垦地为最佳。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薯块品质更佳。春薯适宜在4月上旬栽植,秋薯则以6月上旬为宜。春薯每亩种植3500株,秋薯4000株,春薯稀植,秋薯密植。采用斜栽和水平栽,栽苗后需浇水活苗,避免使用沟灌。同时,要注意防治小象虫、大象虫、斜纹夜蛾等害虫。由于原子花薯的藤蔓无侧生不定根,因此无需翻秧。

原子花薯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更是一种农业创新的成果。它以其独特的食用体验和卓越的品质,为甘薯爱好者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享受,也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